南方日报:用世界眼光打造!知识城,顶流!

发布日期:2023-05-05         浏览量:879
分享:

近日,黄埔区、广州高新区召开中新广州知识城高质量发展规划建设战略咨询会 (以下简称“规划咨询会”),国内外顶尖城市规划、建筑专家共同研讨知识城未来规划蓝图,围绕下一阶段知识城规划建设工作出谋划策。


微信图片_20230505102222.jpg


4月28日,《南方日报》以半版篇幅刊发三位国内外顶尖城市规划、建筑专家在规划咨询会上的精彩发言。


↓ 报道全文 ↓

微信图片_20230505102229.jpg

「编者按」

自2010年奠基以来,中新广州知识城从8.08平方公里起步,逐步扩容提质到232平方公里,一片阡陌农田,逐步蝶变成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


日前,广州市黄埔区召开中新广州知识城高质量发展规划建设战略咨询会,“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晓江、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会长潘安等顶尖城市规划、建筑专家,共同探讨未来中新广州知识城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城市竞争力。本期观点版拟选取三位专家的精彩观点,以飨读者,敬请垂注!


01

城市规划在空间尺度上  要更体现人性化——刘太格 


本次中新广州知识城战略规划咨询会的目的,在于把新的项目做得更符合规划原理,将其打造成一座世界级的城市。


微信图片_20230505102639.jpg


十三年前,笔者参与了中新广州知识城的规划设计,时隔多年再到中新广州知识城,从城区面貌变化之大,可以看出知识城发展速度之快,这是当时做规划设计时没有预测到的。


中新广州知识城过去的建设是以做产业项目为主,现在发展成一座居住型城市,它要吸引人就要有更加完善的居住环境,基于此,规划布局、城市系统应做得更加合理化。要把一个城市做好,最重要的是先把规划做好,新加坡在花园城市方面有相当多的经验,如推动低耗能建筑设计条规等经验,中新广州知识城可以借鉴。


微信图片_20230505102643.png


笔者认为,在环九龙湖片区打造中新广州知识城的中央商务区,这个决定是挺好的,但这其中就要有相当多需要考量的问题,需要明晰人口数量、建筑面积、土地面积、城市密度、功能布局等。


做一个地区的规划,数据依据非常重要。今后中新广州知识城的中央商务区与周边若干区域联合后,需要预测未来的人口是多少,继而再测算环九龙湖片区的中央商务区到底需要多少建筑面积;有了总的建筑面积之后,再来决定这里的建筑密度应该是多少,土地面积应该是多少;土地面积选定多大范围后,这里的路网规划也要合理化,中央商务区的路网与工业区、住宅区的路网是不一样的,解决好路网布局后,还有一点就是功能布局,首先要有活力,其次要让在这里工作的人感觉与周边环境相互沟通。


微信图片_20230505102646.jpg


建设中央商务区,最关键是要考虑如何配置内部功能之间的比例,我们经常说,规划是一门有化学的学问。例如,水里面的氢气和氧气构成比例必须是2比1,规划也是如此严谨的,城市里面有哪些功能,比例是多少,都要有讲究,这样的城市才能有活力;第二步是要考虑城市设计如何做,在空间尺度上要体现人性化,建筑的红线要靠近路边,例如商业建筑不能离道路太远,要让人一边逛街,一边有建筑陪伴,这种逛街才让人有乐趣,商店经营效率也比较高。


笔者认为,城市建筑不一定非要高和大,建筑设计要有中国风格,应该体现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基因,道路绿化要尽量尊重天然特色。一个城市的建筑就像合唱团的团员,团员音色各有特色、相互协调,合唱团的音乐才更好听。未来,把城市的功能系统、路网、设计做好,建设一个整体协调的建筑群,比打造标志性的建筑作用更大。


※作者系“新加坡规划之父”、新加坡墨睿设计事务所董事长


02

中新广州知识城  应从园区建设模式  转向城市建设模式——李晓江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中新广州知识城的城区功能、企业机构已经基本发展成型,但在建设模式上还有待改进。笔者认为,一座城市既要有享受自然的空间,也要有提供交往的空间,要把园区建设模式转向城市建设模式。


一个远离中心城区的知识城到底应该怎么建,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怎么建才能留住人,才能吸引人;第二层含义是怎么建才能够反映一座城市未来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微信图片_20230505102649.jpg


新城和老城相比,要靠新的供给才能吸引人、留住人,城市的多样性和多元化越来越重要。城市规划中要更多地关注人群的生活、发展、体验、交往等需求,把人的需求分析清楚,从年轻人友好转向全龄型友好,让城市的尺度更加人性化。此外,也要注重保护与开发的平衡,要让村庄和城市发展形成有机整体。


中新广州知识城的环境已经打造得极好了,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从建园区到建城区的转变,这就需要城市具有高品质的服务和人居环境。城市街道作为公共空间,在规划时要围绕一个人在街道上的感受来设计城市界面,因为城市街道不仅仅是通行的空间,还是人与人交往的空间,也是人接受各种服务和体验的空间。


中新广州知识城的规划,可以试着摈弃以大为美、以高为美的审美和价值观,不要高楼林立,所有的建筑控制在一定高度以内。当住宅高度降下来一半,这个城市可能就会变得亲切很多,住宅不光是一个视觉感观的问题,其实还涉及到绿色低碳、安全韧性。


微信图片_20230505102653.jpg


笔者认为,城市建设要考虑安全、韧性、节能、便利等各个方面,让老百姓能够亲切交往,让孩子们能够安心上学,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建设一个全民友好的城市,所以不妨试着把城市建设的空间尺度缩小,把更舒适的人居环境留给老百姓,把更多人性化的空间留给人民。


城市要做到吸引人、留住人,还要弄清楚人的生活价值观是什么,基本的生活需求、企业需求、环境需求是什么。中新广州知识城是一个人才密度极高的区域,这样一个科学家的城市、工程师的城市,应该更加具有人文气息。


广州是一座千年商都,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城市文化是广州的竞争力和发展动力所在。历史底蕴所带来的文化多样性和复杂性,是新建设的城市所不具备的,这样的城市具有魅力和包容性。广州的可爱在于它的淡定、包容、多样、多元,知识城的新城建设如何传承这种文化,首先要用一种更加包容的心态去建这座城市,这样才会更加有活力、更加有魅力。


※作者系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


03

要用世界的眼光来打造  中新广州知识城——潘 安 


广州整个城市的发展历史,是从城市的西边逐步向东边发展的,而中新广州知识城恰恰在广州的东边。中新广州知识城是城市和人高度融合的城市,有很大城市环境容量,是一个多元交融的地方,是城市现代要素非常集中的地方,这是知识城的基本地理条件和地理特征。


2008年,粤新双方希望在广东合作建设标志性平台项目,并提出“知识城”的初步构想,这是中新广州知识城的起步。知识城最早规划面积是123平方公里,到了2018年变成178平方公里,2020年变成232平方公里,整个知识城一步一步这样发展起来。


微信图片_20230505102657.jpg


中新广州知识城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和广州整座城市很像,几乎是广州空间形态的一个缩影。广州空间基本结构,中间是主城区,北边从化、花都、增城三个区携带大量的山体、植被拱卫着主城区,南边番禺、南沙不断向珠江三角洲、向城市群、向粤港澳大湾区渗透,这是广州大的格局。中新广州知识城也是三个片区,以九龙湖为主的中心组团,北部组团向北有大片的生态环境保护着,南部组团就逐渐地向整个开发区延伸,向南是科学城、海珠区、番禺区,所以中新广州知识城的空间结构被归纳为“一核两心多园区”。


中新广州知识城的规划历经几次调整,规划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比例逐步缩小,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比例提高,用地结构的变化折射出知识城从产业新城向综合性新城的转变,知识城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


过去我们经常讲宜居宜业,中新广州知识城越来越宜居,越来越适合生产、适合创业,可以说知识城适宜新业态的健康发展。中新广州知识城和其他地方不同的一点是宜游,这里非常适合游览、旅游,这反映了另外一个对知识城的追求,我们能在这里好好生活、好好工作,这个地方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大乐园。


微信图片_20230505102701.png


未来的中新广州知识城,至少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就是讲好知识城的故事。知识城是一个非常有故事的地方,从过去多元文化的交融、人和自然环境的交融到现在开始真正进行一个大跨步的交融,未来我们还向这个方向发展。


第二我们要立足实践,知识城从一开始就是属于世界的,这个区域属于世界的,文化也是属于世界的,是面向海洋、面向世界的地方,因此我们要用世界的眼光来打造我们这个城市,产业也好,整个生态环境也好,都要按照这个标准来打造。


第三要坚持宜游这个比较独特的城市方针,中新广州知识城在广州、在广东、在东南亚,它都能成为非常特殊的地方,是所有人想要领会和体验亚热带地区风光城市的一个非常好的去处,就希望中新广州知识城成为一个网红打卡点。


微信图片_20230505102704.jpg


中新广州知识城的“新”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第一是中国和新加坡相互结合的一个结晶,是一个岭南文化和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中心,是一个海洋文化和本土文化交融的中心,体现了一种交织、交融的新的一个概念。第二是要把它创造成为一个突出知识特征的高地,能基于广州这片热土,能够向世界展示我们的一个高地。


※作者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会长


只有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才能更好地塑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空间载体。当前知识城正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向着打造知识创造新高地、国际人才自由港、湾区创新策源地、开放合作示范区而不懈努力。知识城的明天,值得你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