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州黄埔屡屡成为镁光灯下的焦点。这个海丝文化的起点,创造了“黄埔奇迹”的改革创新高地,正在一系列政策及产业利好下,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引发包括商业地产在内的一系列变革,产生一系列的风口和红利。
广东首个粤港澳大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在广州黄埔揭牌;百度Apollo三大中心落地广州黄埔,智能网联辐射大湾区;《黄埔临港经济区“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正式发布,立下的flag是: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走在全国乃至世界前列.......
如果说,在政策和大基建等红利驱动下,大湾区是中国新经济中“最靓的仔”。那么,这个靓仔的亮点中,标志性的无疑包含了广州黄埔。
“四区四中心”
发展战略成效显著
广州黄埔之所以在大湾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在于其包括创造黄埔奇迹在内的产业基础和创新基因。一直以来,黄埔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创造性提出“四区四中心”发展战略,实现了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大提升。这一切,和广州黄埔不断塑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息息相关。6年来,黄埔区抢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等重大战略机遇,争创深化改革开放的战略新优势。从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到成为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创造“承诺制信任审批”“订制式审批服务”,再到以中新合作为牵引,积极建设“一带一路”创新合作示范区,经贸联系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黄埔成为全球企业投资优选发展地。
四个“万亿”计划拉动,
聚焦高质量发展
而在未来的规划中,黄埔区表示,将以“双区”建设、“双城”联动为战略牵引,发挥广州实体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主引擎、改革开放主阵地、城市更新主力军作用,大力实施“万亿制造”“万亿国资”“万亿固投”“万亿商品”四个“万亿”计划,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高地,加快促进黄埔人民共同富裕,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在四个“万亿”计划拉动下,目前黄埔区的产业发展聚焦高质量发展 ,在高精尖产业上不断布局和突破。
中新广州知识城聚焦“在政策支持和创新驱动上下功夫”,总体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成为知识经济发展样板之城;广州科学城聚焦“五年大变化”,打造“一核三区两轴”区域创新格局;黄埔港聚焦“古港”“良港”焕发新活力,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全面启动,黄埔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扎实推进珠江黄埔段沿岸高质量发展;广州国际生物岛聚焦高端生物医药研发,官洲国际生物论坛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领域沟通交流平台。
黄埔区落地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聚焦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集聚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战略新势能。一方面,挺进生物医药产业第一梯队,另一方面,启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核心承载区建设,成功打造千亿级新型平板显示产业集群。更为重要的是模式创新,黄浦区首创招商4.0模式,实施“一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先后引进GE、百济神州、龙沙、诺诚健华等优质项目近1,000个,500亿级以上项目6个,百亿级项目超30个,成为华南地区投资最密集的地区,荣获“2019年度全球杰出投资促进机构大奖”。
黄埔区科创类骨干企业名单-以机器人制造业为例 | |||
名称 | 注册时间 | 注册资本 | 产品类型 |
广州数控设备 | 1991年 | 1,000万 | 控制器、工业机器人、 |
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公司 | 2012年 | 5,052万 | 智能装备和技术、 |
广州启帆工业机器人 | 2014年 | 2,082万 | 工业机器人 |
广州明珞汽车装备 | 2008年 | 8,452万 | 系统集成 |
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 | 1998年 | 19,524万 | 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 |
黄埔区科创类培育企业名单-以机器人制造业为例 | |||
广州瑞松北斗汽车装备 | 2007年 | 3,671万 | 智能视觉 |
广州松兴电气股份 | 1997年 | 5,000万 | 机器人焊接 |
广州中设机械设备 | 2008年 | 6,000万 | 工业机器人 |
广州镭晨智能科技 | 2016年 | 300万 | 四轴、六轴工业机器人 |
黄埔区科创企业
资料来源: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积极引才纳才,
对每位高质量人才的争取,
黄埔区当仁不让!
在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的抢占方面,黄埔区也不遑多让。一边集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超30家、高端研发机构1,000多家,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占全省2/3。同时还引进103名院士,集聚优秀人才1,151人。创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示范区,培育孵化科技企业近5万家,集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100家。
黄埔区高科技人才聚集分布图
资料来源: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产业转型,
楼宇经济将成黄埔发展新名片
作为传统工业大区的黄埔区,一方面坚守本业,继续发展实体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比如发展IAB、NEM等新兴战略产业;另一方面,就是借力楼宇经济,大力发展总部经济。2020年5月份以来,有近20个商务写字楼开建,其中不乏广建广场、中国游戏谷、黄埔金融CBD等多个大体量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地标项目。从近年引进的总部项目,以及去年以来集中动工的多个楼宇项目来看,大多具有产业关联度强的特点。
十四五期间新建设商务写字楼计划
资料来源:黄埔区商务局
区域 | 名称 | 投资金额 | 目标定位 |
鱼珠 | 广建广场 | 26 | 打造为“建筑+金融”的经济综合体,以广州建筑集团为龙头,拉动行业其他现代工程服务企业进驻。 |
鱼珠 | 融汇贸易创新中心 | 3.9 | 建成集商务办公、贸易创新为一体的多元化建筑 |
黄埔港 | 中国游戏软件谷 | 113.4 | 依托黄埔区发展重大战略以及培育专业泛娱乐平台的相关优势,聚焦以游戏、电竞、动漫、影视等为代表的泛娱乐信息经济产业,成为广州市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的重要体验性软件聚集高地 |
开发区 | 海丝国际电子商务总部 | 15 | 承载南湾互联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着力发展创新性企业商务总部,并打造体验型配套商业,形成互联网+体验式商业两大主导功能 |
开发区 | 雄资大厦 | 1.5 | 集商务办公及SOHO办公等多元化为一体的写字楼 |
科学城 | 黄埔区金融CBD | 63 | 将打造成为“金融产业总部经济中心”,加快大金融类行业在黄埔片区的发展,提质加速产业金融、互联网金融行业化、孵化培育数字金融、科技金融等创新型金融体系,成为科学城及广州未来的经济增长点 |
科学城 | 金中天总部项目 | 15 | 项目集合“展商办研”,融合综合甲级办公、大型商业、国际商务等多功能于一体,建设具有甲级写字楼高端商务和配套商业服务,尊享周边休闲主题公园等多功能的综合超甲级写字楼项目 |
科学城 | 恒运科技创新产业园 | 31.41 | 建设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以及用作总部办公、产业孵化、产业加速等功能区域 |
科学城 | 科岭创新汇 | 9 | 粤港澳大湾区高端高新研发总部及“新基建”5G产业集聚区 |
知识城 | 宝能智造中心 | 210 | 建成年产量达3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商业综合体、高端科研办公楼、五星级酒店。项目结合宝能产业资源,铸造成黄埔区新兴产业高地及商贸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
知识城 | 宝能创新中心一期 | - | 设计有新能源材料及智能芯片园区、科技创新综合孵化园两个组团片区 |
知识城 | 升龙数字经济中心 | 7.5 | 依托知识城总体产业布局,承接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园与知识孵化、国际教育园两大价值园区的辐射和带动效应,重点发展创新类教育类产业 |
云埔工业园区 | 中国新基建产业园 | 30 | 重点发展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产业,将建成全国高质量高标准新基建示范产业园 |
知识城 | 新龙准五星级酒店 | 6.5 | 建设为集星级酒店、写字楼、人才公寓、康体中心、购物休闲中心等设施的高端商业综合体 |
知识城 | 联东数字谷 | 8 |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形成产业集群,引入科技领域、高新技术、精密检验检测设备、金融服务等行业,扶持入驻企业发展,保证企业迅速成长壮大等优质科技企业 |
知识城 | 立景创新总部 | 100 | 从事高端消费电子、车用互联网及无人驾驶摄像头模组等光器件领域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 |
当然,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黄埔要发挥大湾区增长新引擎的作用,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包括产业政策、人才、城市更新等方方面面;包括,实施城市更新活化工程,推动产业化和城市化有机融合;包括黄埔区全面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强化基础设施,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等等。“黄埔是广州的心脏”,未来发展潜力巨大,黄埔奇迹还将持续发力,我们可拭目以待!
“十三五”以来,广州黄埔区积极探索转型合作新模式,通过项目、平台、人才等方面的引进与合作的方式,推动区域整体创新合作,深度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形成以科学城为领头羊的高新产业集群网络。
在城市更新改造上,黄埔旧改领航全市发展!2021年上半年黄埔区先后进行了8 条村的旧改,面积达800 万 ㎡ 合计投资超400 亿元!上市企业总数居全国开发区第一,科技创新实力连续 3 年位居全国经开区第一名,跑出了创新发展“加速度”!
但“黄埔奇迹”的创造绝非偶然!黄埔区作为广州城区东进的“桥头堡”,过去一直坚持从更高层面、更大范围整合资源,积极打造国家级开发区创新城区新标杆。其旧改工作的强势推动,彰显其未来蕴藏价值的火热。预计十四五期间,密集出台的商务区域开发政策,鱼珠、开发区、科学城、中新知识城等片区将会成为商务写字楼集中供应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