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公顷!黄埔2023年供地计划来了!涉71宗地块 →

发布日期:2023-03-13         浏览量:978
分享:

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正式公布《广州市2023年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下称《计划》)


根据《计划》,今年全市建设用地计划供应总量为3203公顷。其中住宅用地供应计划901公顷,占计划总量的28%。


微信图片_20230313101909.png



全市各类用地供应计划


住宅用地

供应计划为901公顷,占计划总量的28%。

  • 商品住宅用地549公顷,占住宅用地供应计划的61%,占计划总量的17%;

  • 非商品住宅用地352公顷,占住宅用地供应计划的39%,占计划总量的11%。


商服用地

供应计划为190公顷,占计划总量的6%。


工矿仓储用地

供应计划为851公顷,占计划总量的27%。


其他用地

包括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供应计划为1261公顷,占计划总量的39%。



各区计划供应用地量


微信图片_20230313101914.png


单位:公顷


11个区计划供应用地量和占全市比例▼

花都区:1278公顷,占40%

白云区:491公顷,占15%

南沙区:411公顷,占13%

黄埔区:322公顷,占10%

增城区:280公顷,占9%

番禺区:158公顷,占5%

从化区:154公顷,占5%

荔湾区:66公顷,占2%

天河区:26公顷,占0.8%

海珠区:17公顷,占0.5%

越秀区:0.1公顷,占0.004%



广州市2023年计划供应的建设用地中,黄埔有71宗地块。


微信图片_20230313101917.png




保障重点区域、重点产业

和重大项目用地


《计划》提出,科学合理配置资源要素,保障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用地需求。


广州将支撑“一区三城”科技创新轴及沿江、东南部、西部三大产业带、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带等重点区域和重大产业平台建设,着重安排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南沙明珠湾起步区、白云新城等区域商服用地供应。


大力支持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供应,着重安排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中新广州知识城、空港经济区等区域工业用地供应。


满足白云国际机场三期、庆盛枢纽、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白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一批项目的用地需求,确保重大基础设施及民生社会事业项目的用地供应。


微信图片_20230313101924.jpg

△知识城集成电路产业园 贾自豪/摄



加大新型产业用地供给保障力度


《计划》提出,广州充分保障实体经济空间,精准引导产业用地供应,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


精准对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需求,持续组织小面积工业用地供应,加大新型产业用地供给保障力度。


根据《计划》,广州创新工业用地供应模式,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推行“标准地”供应,建立“标准地”控制指标体系,具体宗地的供地方案中纳入控制指标。


持续盘活工业园区“边角料”地块,鼓励对工业园区边角地、夹心地等分散低效的用地整合利用,与供应小面积工业用地有机结合,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


优化商服用地供应,重点聚焦中央活力区、核心商务区、城市副中心等地区,分类精准供应商服用地,支撑国际商贸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微信图片_20230313101928.jpg

△高新区专精特新产业园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优化空间布局


住宅用地方面,《计划》着力完善房地产长效机制,保障土地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广州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全面落实一城一策、城市政府主体责任、“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


此外,广州合理确定住宅用地供应规模、时序和结构,有效引导、协调和稳定市场预期,重点引导住宅用地向中心城区、产业用地集中区域以及轨道交通沿线倾斜,保障住房刚性需求,合理支持改善性需求,确保土地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广州将通过商品住宅用地公开出让配建等多渠道筹集政策性住房,土地集中出让配建政策性住房不少于10%,加快构建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提升轨道交通站点周边、重点功能片区、产业集聚区等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适合配建区域的配建比例,提高住房保障水平、优化空间布局。



微信图片_20230314103259.png

△萝岗中心城区保障性住房项目实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