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之城,开出非凡之花

发布日期:2022-10-26         浏览量:995
分享:

广州科学城是广州高新区主体园区之一,也是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点滴实践,折射黄埔区、广州高新区非凡十年。



科学之城

有容乃大


早上8时,向着广州科学城方向,科学大道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微信图片_20221026155508.jpg

△科学大道沿路 贾自豪/摄


很多人初识黄埔区、广州高新区,就从这条以“科学”为名的大道开始。这条大道也通往很多人的奋斗和梦想,一批总部企业以及总部经济园区如雨后春笋沿路而立,沐浴着黄埔的政策利好快速“生长”。


从农田到高楼林立,离不开广州科学城的数次扩容“生长”,面积由最早的3.7平方公里,扩容至最新提出的144.65平方公里。


  • 1998年12月28日广州科学城正式奠基,2001年正式启动建设。

  • 2012年,科学城开始了“质变”,其控规修编工作提出了“聚核”“扩容”“转型”和“提质”等规划思路,不再一味追求空间上的扩展。

  • 2018年底,黄埔区、广州高新区提出重点谋划推动科学城扩容到100平方公里左右,打造一个活力迸发科学城,五年内实现大变化。


微信图片_20221026155547.png

△广州科学城 邓志伸/摄


在十年的奋斗历程中,广州科学城正逐渐成为广州总部经济最为集聚、创新活力最为强劲的区域。


这里集聚起京信通信等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企业,吸引了全市超过1/4的高层次人才和1/3的科研机构,拥有专利授权数跃至全市第一名,成为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示范区。2018-2020年,黄埔区、广州高新区更是连续三年在“双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域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在最新的规划中,黄埔区、广州高新区正科学优化广州科学城空间布局,串联多组团发展,建设“全球智能制造基地”“中国智造品牌中心”,打造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试验区,最终引领科学城实现“五年大变化”。


微信图片_20221026155551.jpg

△广州科学城


双链融合

勇办大事


走进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下称“明珞装备”),车间一派繁忙:智能装备生产线上,机械臂挥舞,精准地进行焊接、安装等工序。


微信图片_20221026155556.jpg

△明珞装备车身智能化生产线


2018年以来的3年多时间里,明珞装备增加了将近300项知识产权专利,其中国内和国际发明专利124项,有十多项行业内实现了全球领先,已经连续三年海外业务超过60%。


正是依靠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算法和工艺分解,明珞装备为一家海外客户的生产线“减负”,老的生产线需要用31台机械手、25把焊枪,而新的产线只需要25台机械手、16把焊枪。


在“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这句话的激励下,众多企业“加速跑”,勇办大事:昊志机电自主研发的谐波减速器产品打破国外巨头垄断;麦普数码研发出全球最全型号有机光导鼓制造技术,打破了复印机有机成像鼓由国外垄断的局面……


微信图片_20221026155600.png

△黄埔区、广州高新区深入践行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殷殷嘱托

肖昆华/摄


“能办大事”立足于黄埔区、广州高新区正在打造的与实体经济紧密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最强区,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实施“初创—高企—瞪羚—独角兽—百亿级高企”科技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培育孵化科技企业近5万家,集聚专精特新企业超过130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33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2家。


“勇办大事”则源自于这里一流的营商环境,让企业无后顾之忧:黄埔区、广州高新区制定全国首个“专精特新10条”,成立北上广深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局,首创“承诺制信任审批”“订制式审批服务”,打造黄埔Smile营商品牌。


微信图片_20221026155603.jpg

△今年8月,黄埔区、广州高新区在全国率先发布

企业投资建设项目订制式审批服务体系

李剑锋/摄


不断上新

产业“智”变


作为广州高新区的主体园区之一,不断上新的科学城,正迎来一场智“变”。


胸怀“中国智造”标杆产业的目标,广州科学城的产业发展定位为“全球智能制造基地”和“中国智造品牌中心”,正在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总产值1万亿元。

科学城对上述三大新兴产业集群已布局多年,实力雄厚。


以生物医药为例,科学城发挥国家级高新区核心园区优势,侧重中试和孵化,集聚了香雪制药、达安基因等众多生物产业龙头企业和万孚生物等一批生物技术创新企业,建设世界顶尖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微信图片_20221026155606.jpg

△广州科学城定位“全球智能制造基地”和“中国智造品牌中心”

贾自豪/摄


科学城的产业“智”变是黄埔区、广州高新区打造中国工业最强区的重要一环。


十年来,黄埔区、广州高新区创造了广州40%的工业产值,这里已构建起千亿级显示产业集群,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速崛起,粤港澳大湾区最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也在这里。


未来,黄埔区、广州高新区将继续坚持实体经济第一战略,筑牢“万亿制造”强区根基,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枢纽能级。在产业链创新链的加速融合中,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向着“中国工业最强区”目标出发。


微信图片_20221026155609.jpg

△俯瞰广州科学城 李剑锋/摄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在新起点上,黄埔区、广州高新区提出要抢抓《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重大战略机遇,抢抓机遇谋发展,乘势而上勇争先,奋力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奋力推动全区加速实现高质量发展。


微信图片_20221026155611.png

△广州高新区抢抓机遇促发展

刘丽慧/摄


黄埔区、广州高新区将准确把握立足湾区这个发展基础,深度参与“黄金内湾”建设;准确把握协同港澳这个核心要求,全面深化与港澳交流合作;准确把握面向世界这个开放导向,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准确把握解放思想这个关键所在,弘扬开发区敢为人先精神和新黄埔铁军精神。


黄埔区、广州高新区将坚决担负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责任,全力冲刺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把稳住增长作为当务之急,坚持向服务要效率要活力,在服务企业上再出实招;坚持向项目要增量要动力,在扩大投资上再出硬招;坚持向消费要市场要潜力,在消费增长上再出新招,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把提高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全面优化空间布局,全面提升创新生态,全面释放产业动能,实现创新产业双链协同。


黄埔区、广州高新区将把改革开放作为关键一招,大力开展营商环境改革,大力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大力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持续释放体制机制活力。把为民造福作为重要目标,推动城市功能品质再提升,推动生态环境再优化,推动民生保障再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微信图片_20221026155617.jpg

△广州高新区奋力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