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簇桥街道锦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比往常更加热闹。社区党委书记李鑫用“盛大”来形容当天的活动。从1层到6层,整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变身“秘密基地”,每层一个主题,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特别的节日。
作为成都首批市级儿童友好示范社区,锦城社区从2016年起就开启了打造儿童友好社区路径实践,现在,这也成为各地不少社区同样在做的探索。
关爱儿童,就是关注未来。2021年,国家发改委联合22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打造100个儿童友好城市示范,这是国家层面第一次对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进行全面而系统的部署。
作为儿童友好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友好社区正在从理念变为现实,“1米”世界越来越丰富,“1米视界”越来越斑斓。
“1米”世界什么样
所谓“1米”世界就是指1米左右身高的儿童看世界的样子,以他们的视角来定义周边环境是否“友好”,也被引申为“1米视界”。
《指导意见》明确,儿童友好是指为儿童成长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并提出“探索中国特色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路径模式”。
社区是除家庭、学校外与儿童关系最密切的社会环境,儿童日常的生活需求都要在社区或周边地区得到解决。那么,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可以称为儿童友好社区?
“有中国特色的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应聚焦于儿童每日生活、出行、学习、交往、游戏等成长需求,通过营造‘保障安全、体现包容、提供便利、尊重天性、激发共创’的社区氛围,促进每个儿童和青年平等享有自身权利、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儿童友好社区专家邱红对记者表示。她总结,儿童友好社区的构成要素应包括制度建设、文化建设、服务提供和成长空间。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景观设计与儿童福祉实验室曾经在北京和深圳等城市的调查显示,孩子们普遍觉得“安全感的保障和有事可做”是他们在社区活动的主要诉求。“安全感”包括对邻里关系、社会危险、交通环境的不舒适感,以及保护自己安全的个人感受。“有事可做”包括有其他孩子一起玩、有各种各样的游戏设施、有接近大自然的机会、有开展挑战和冒险游戏的机会等。
在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韩志明看来,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便捷便民的娱乐空间、具有童趣的生活空间、全年龄段的教娱活动是儿童友好社区应有之义。
拓展“1米”设施功能
在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锁金街道锁二社区,曾经的一块破损严重的水泥空地变成了“儿童天地”,让以前没有儿童活动场所的社区拥有了羽毛球场、乒乓球台和儿童游乐设施。
可以看到,目前很多社区采取的是将儿童友好社区打造与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微更新等工作相结合。
“在社区内为低龄和大龄儿童设置游戏设施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城市社区大多数在最初规划设计时没有配置儿童游戏设施,因此,儿童在社区内可以游戏的设施主要是针对老年人需求的健身设施,和儿童的游戏需求匹配度较低。”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景观设计与儿童福祉实验室主任韩西丽坦言。
基于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密度普遍较高的实际,很多社区还选择了与其他社区功能兼容的做法,拓宽儿童友好设施的使用功能,以避免引发不同居民群体之间的空间使用矛盾。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街道副主任林日盛告诉记者,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海淀街道在“小微空间”更新改造中,考虑了城市里很多孩子是由祖辈看护的现实特点,将儿童游戏设施与老年人健身设施结合布置,并在每处场地上配置了充足的休息座椅,实现了“全龄友好”。同时,在儿童游戏设施的选择上,考虑到场地相对较小、距离住宅楼间距较近的现实,选择了较为安静的游戏设施,例如地面塑胶彩绘、墙面拼图、文字认知游戏设施等。
邱红认为,儿童友好空间与其他社区功能兼容应注意两方面问题。首先是动静分离,儿童的活泼天性会导致在活动或游戏过程中,产生比较大的声音或比较快速的动作,需要将儿童游戏室与阅览室等分开,儿童活动场地与住宅楼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确保儿童活动不会对其他人群静态生活产生影响。其次是安全防护,应将儿童活动场地或设施按照专业防护的要求单独设置,确保儿童安全使用。
丰富“1米”环境内涵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杏林街道丽都社区开展了一场主题为“童言童议童治理 共建儿童友好社区”的微公益创投活动。参加活动的每个孩子根据之前认领的议题进行提案报告汇报。
除了硬件设施改造外,很多社区已经意识到,激发孩子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提升儿童友好社区的“软环境”同样关键,并实践引导儿童参与构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儿童友好社区建设除了物质环境外,很重要的一个友好途径是邀请儿童参与到社区的改造建设和治理工作,培养儿童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街道责任规划师付斯曼告诉记者。
依托海淀区责任规划师制度,海淀街道曾多次组织儿童参与小南庄社区儿童滑梯、阶梯花园、海街共享小客厅等十处小微空间的规划设计。将规划科普与规划项目结合,以知识与实践为儿童赋能赋权。
海淀街道辖区内高校资源丰富,街道利用这一契机,搭建高校联盟机制,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赋能。“我们联合高校联盟设计团队与人大附中的学生们启动智慧交互设计工作坊,对儿童友好社区的场地智能交互设施进行多次探讨,拓宽了大家的设计思路。”付斯曼举例说。
“孩子的视角与成人不同,只有站在‘一米’高度感知城市发展,才更能体现孩子的需要。社区应拓展儿童阅读、科普、文艺、体育、社会实践、亲近自然等发展性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儿童走到户外,形成多层级覆盖、类型丰富、功能完善、便捷可达的儿童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用愉悦的空间体验来治愈城市儿童日益繁多的‘高楼幽闭症’与‘自然缺失症’,满足当代儿童多元化的成长需求。”韩志明说。
保障“1米视界”持续发展
尽管各地在打造儿童友好社区上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但仍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难题。比如已建成儿童友好项目设施的维护与运营就是目前一些地方正在“头疼”的问题。
“很多项目都存在后期维护没有保障的问题,给政府的工作带来很大挑战。”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景观设计与儿童福祉实验室主任韩西丽告诉记者。
她认为,儿童友好设施涉及建设和后期维护两个方面。首先在建设阶段,目前所实施的项目主要由政府主导、政府出资建设,后期维护也由政府承担,没有调动起民间资本和居民的力量。未来可以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街道一级可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鼓励。关于后期维护,政府需要通过宣传和邀请专家宣讲的方式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让居民参与和负责社区儿童友好项目的维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韩志明建议,可以将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引入服务儿童友好社区领域中,选拔素质高的儿童社区服务人员,组织志愿者关注社区儿童的需要,组织儿童活动,维护儿童游乐的活动设施。同时,引导市场主体、公益机构、相关高等院校、各网络媒体、基金会资助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公益项目,推动第三方公益机构等力量参与,共同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出资出力。
令人欣慰的是,已经有一些社区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2018年,成都市武侯区簇桥街道锦城社区创建了云中锦书社会企业,运营3年多来,已承接30多个项目,实现了“商业+公益”的服务模式,通过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建立社区公益基金和创新社区社会企业模式,有效助力了儿童友好社区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