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新征程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工作

发布日期:2022-12-07         浏览量:749
分享:

陕西省民政厅副厅长 陈 军

 

党的二十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为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课题。我国社会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把握新方向,在新征程中激发新活力、展示新作为?笔者认为,重点要在三个领域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作用。


第一,要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专业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为发展农村社会工作提供了广阔舞台。近三年,民政部全面推动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社会工作在农村的阵地和人才建设得到极大加强。党的二十大报告还要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问题,给社会工作发展带来了广阔空间,这要求社会工作者切实担当起“社会建设工程师”的角色。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上,要加快推动以完善基层治理为目标的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网络体系建设,实现重点领域突破,在教育、司法、禁毒、医务、青少年发展等多个领域精准发力,加快形成体系化发展格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要注意协调好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关系,努力实现量质同升,推动社会工作不断迭代升级。


第二,要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专业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方面提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新时代的“枫桥经验”,就是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笔者认为,其核心是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是“堵”,即堵塞漏洞,防止矛盾和问题积累;另一个是“疏”,即要用疏导的办法化解群众反映的问题。在不断创新的“枫桥经验”清单中,应该研究怎样把社会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把现代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方法与加强党的基层阵地建设结合起来,与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法宝结合起来,让社会工作有机嵌入基层治理体系中,有助于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第三,要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方面的专业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还强调,“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笔者认为,社会关切的“一老一小”“一困一残”等群体是民政工作服务保障的重点对象。在加强对上述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民生保障和基本社会服务中,要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这是社会工作被党委政府认可、赢得社会各界肯定的关键。广东“双百”社工的探索实践表明,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对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对民生保障的精准落实依然存在巨大需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工作在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方面发挥作用的空间更大。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只有把根深深扎进泥土里,和百姓心连心,真正用专业知识和大爱情怀把党中央的关怀和全社会的关爱精准送达服务对象,解决一个个具体而现实的问题,社会工作的价值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时代的认可。


推动社会工作实现以上三个作用,笔者认为要把握三个关键。


——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社会工作的属性决定其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和实务探索都要紧密联系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解决中国治理的问题,发挥中国体制的优势,最终的落脚点和检验标准是有没有提升人民群众的福祉。我们只有在工作中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克服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本本主义,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才能把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推向一个新高度。


——要牢牢把握专业化方向。社会工作的优势来自于专业化,由于能够通过专业的理论、理念和方法,解决传统基层公共服务中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深层次问题,才凸显了发展社会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缺乏专业理念、方法和专业人才支撑的社会工作不可持续,专业化是其生命线。因此,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政策设计、模型建构、实务拓展等,必须始终把如何推动实现专业化摆在首位,彰显社会工作的价值,为社会工作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几年,我们推动基层社会工作岗位快速拓展,但粗放发展问题需要认真研究破解,这尤其对各级各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育体系的建立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增量上,要逐步提高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入职门槛;在存量上,要加紧完善配套的能力建设培养体系。通过推动各领域、各层级社会工作者专业水平的提升,带动整个社会工作领域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社会工作社会影响力和职业地位的提升。


——要善于运用系统思维。党的二十大要求,“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社会工作正是一项社会建设的系统工程。近年来,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着力推动的“五社联动”探索就是系统思维的范例。社会工作参与基层治理不能搞单打独斗,而是要想办法运用现有机制、平台和资源,找准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社会工作在整个行业资源保障不充分的情况下,要努力探索走融合发展的路子:一方面积极争取政府购买服务,不断拓展财政支持的领域和投入比重;另一方面争取社会资源投入,重点探索与慈善联合发展的路子,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慈善平台的资源优势,引导社会慈善资源以项目化的方式导入社会工作领域,慈善帮扶由物质帮扶转型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帮扶,为社会工作打通链接社会资源的新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