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工作】沪滇协作,被关注、被赋能的怒江搬迁老人

发布日期:2023-10-30         浏览量:627
分享:

在国家的高度关心与支持下,“十三五”期间,云南怒江2.68万户、10.19万群众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老家迁至怒江沿岸的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开启了新生活。然而,新生活的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


微信图片_20231030145717.jpg



沪滇协作:社工站搭建社区互助支持网络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段,被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拱卫在怒江峡谷,共有易地搬迁贫困群众5481户、22500人,搬迁后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进了新楼房,就医、就学、交通、就业等都便利了,也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但由于文化、发展因素等限制,居民搬迁后也面临着诸多适应性困难,其中,老年人是困难最为突出的群体。大部分子女外出打工,老人既要适应新生活,还要承担起家庭管理、照顾孙辈的主要责任。他们在生活适应、健康管理、情感慰藉等方面需要获得关注与支持。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2021年4月起,上海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调整为帮扶云南全省,上海浦东新区对口帮扶怒江州。以此为契机,自2022年起,在福贡县委、县政府大力指导与福贡县“沪滇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支持下,怒江州汉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怒江本土青年社工团队)在福贡县4个乡镇的6个易地搬迁社区实施“沪滇协作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项目”,以“浦东携手兴乡村资金+专业社工机构+社区志愿者力量”的方式建立“沪滇协作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每个站点派驻2名专业社工,以社区社工站为平台重点针对儿童、老年人、残障人士开展适应性服务,促进搬迁群众对新家园的融入和归属。


依托社区社工站,驻点社工通过挖掘社区长者骨干,培育起6个老年型社区社会组织,通过外出参访、培训、日常督导等为老年骨干赋能,以骨干带动社区老年人参与社区长者学堂、入户陪伴、节庆主题康乐等回应老年人需求的互助关怀服务;组织老年人参与社区环卫志愿服务、社区共享微菜园管理、“以老带小”传承民族文化等人居环境改善、儿童陪伴公益事务,提高老人年的社会参与感与价值感。


项目为社区长者搭建起社区互助支持网络,共计8000人次老年人直接从服务中受益,让安置点老年人在社区参与、社区共学、社区互助中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幸福晚年生活。



长者学堂:实现老有所学和社区融入


福贡县石月亮乡石月亮社区老年协会于2022年11月正式成立,成立之初会员有40人,现在发展至50人。在社区社工站的推动下,协会定期开展长者课堂,有兴趣类、健康类、适应类、政策类、民族文化类等内容,还在元宵节、端午节、阔时节等节日举行节庆活动,目前已具备组织社区老年人开展社区为老服务的基本能力。


微信图片_20231030145720.jpg


石月亮社区的李才长爷爷说:“以前没有长者学堂,我大部分时间就在房间看电视消磨时间,认识的朋友也比较少,现在定期来参加学堂活动后,认识了好多人,大家一起聊天、监测血压、学唱歌、学识字,学习到新的技能,非常开心。”和社工交流时,李爷爷还表示,他亲身经历了这些年的变化,更深切感受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前生活非常困难的时候,连温饱都成问题,现如今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住上了高楼,不用上山砍柴,日常生活实现了电器化,看医生、娃娃读书、挣钱都十分方便。李爷爷觉得自己是得到帮助的人,也想通过参加老年协会帮助其他人。


石月亮社区73岁的杜阿子奶奶,也通过参加长者学堂改变了生活状态。杜奶奶的老伴已去世8年,现和儿子一起生活在社区,但儿子在老家种庄稼,只有孙女和杜奶奶常住社区。2022年4月,社工入户走访中了解到杜奶奶感觉比较孤单,没有朋友,一个人在家,出门也不知道去哪里好。社工便邀请杜奶奶来参加长者学堂。一段时间后,杜奶奶学会了一些普通话、会写自己名字了,还和同龄人一起学起了唱歌。自己的生活丰富后,杜奶奶想起了在老家生活的妹妹起奶奶。


起奶奶的老伴去世5年了。杜奶奶说:“如果你身体允许的话,就下来社区生活吧,社区这边有一个专门陪我们老年人的社工,这里有好多老人在一起,大家一起聊天、唱歌、学习。”在姐姐的鼓励下,起奶奶也从山上的老家下来社区生活了,虽然一开始因为痛风脚疼,适应了5天左右,但随后就积极参与老年协会的活动。


微信图片_20231030145737.jpg


起奶奶参加活动非常热情,在长者学堂学会了电器的用法和一些生活技能,最重要的是找到了一些同龄朋友,每天一起聊天一起学习。起奶奶觉得现在的生活很开心,不仅可以天天见到姐姐,有许多同龄朋友,生活中遇到困难也可以找到社工或者社区帮忙。



志愿服务:实现老有所为和助人自助


通过社区走访、建立关系,驻点社工在匹河乡托坪安置点挖掘了3名长者骨干,推动他们于2023年4月组建起“托坪安置点怒苏长者学堂”,目前学堂共有成员24人。学堂自组建以来在社区社工站的推动下开展了怒族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的特色节庆活动,如怒族红歌会、射弩比赛等,定期举办“围炉夜话”等感党恩主题活动,在服务开展的过程中社工充分为骨干赋能,带动成员一起议事与协商,通过陪伴式培育服务,长者学堂骨干的社区服务意识不断提升。


2023年6月,在驻点社工的推动下,长者骨干带领学员共同探讨社区人居环境提升事宜。通过协商,大家决定成立志愿服务队,每月开展一次社区环卫捡垃圾志愿服务,并开展“一方小菜园”爱心种植活动,为社区的荒地开启“美颜”。大家相互配合着锄地、撒种,通过老少结对的方式精心施肥、浇水、管理菜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23年7月小菜园迎来了丰收,种植的小青菜都已成熟。


微信图片_20231030145727.png


通过协商,大家把成熟的小青菜进行采收,分装送给社区工作人员、高龄老人、残障人群,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在社区管委会的支持和长者学堂的助力下,老年志愿者将会开发更多的社区荒地进行种植,既美化环境、丰富社区长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在协作与互助当中增进邻里互助,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2023年5月初,石月亮社区老年协会的成员提出开展聚餐活动,在社工的推动下,协会的骨干组织成员一起协商活动的相关事宜,包括资金来源、分工、菜品等。老人们提出要自行凑米、凑钱,一起购买聚餐的食材,部分食材可以从老年协会负责打理的社区微菜园采摘。成员对于凑钱凑米是否需要进行登记也展开了讨论,最终决定要进行详细登记,可以清楚了解活动的开支情况,也便于后续活动的持续开展与资金管理。


2023年5月17日,石月亮社区“壹月益餐”长者互助康乐活动如火如荼开展,30名老年协会的长者参与其中,大家有序而忙碌地一起做饭、唱红歌,其乐融融。同时,老年协会的成员还带着做好的可口饭菜上门去探望一级残疾的居民,陪伴他们一起聊天一起唱歌,传递邻里关爱,温暖困难居民的心。


微信图片_20231030145732.png


“沪滇协作”项目依托社区社工站,培育了老年型社区社会组织,解决了搬迁老人适应性问题的同时,进一步为老人赋能,释放“银发能量”。项目发挥老年骨干作用,鼓励其参与到社区互助养老、人居环境改善、儿童陪伴等社区事务中。此外,社工发挥专业优势,链接资源,为老年人普及相关政策,协助进行老年人业务办理、适老居家环境微改造、一对一个案帮扶等专业服务。通过搭建社区互助支持网络开展“五社联动”,社区老年人凝聚到一起,社区内生活力也被激活了。老年人不仅是受益者,也是服务提供者,老年人的多元养老需求得到回应,搬迁社区的老年人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幸福养老生活。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XkDCdv6LXeLBRqjvnTMVQ